2017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7-06-15     浏览次数:

2017年6月3日,我所举办了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此次答辩委员会成员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韩琦研究员、山西省委党校牛芳教授,我所李树雪教授、吴文清教授、赵云波副教授和邹文卿老师。韩琦研究员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王坚老师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

 

 

参加此次答辩的毕业生有:郭彩萍、齐元帅、孙正坤、王凯、张万辉、张宇羚、赵玮、樊斌霞、张志彪共9位同学。

 

 

郭彩萍,2014级硕士,导师为吴文清教授,论文题目为《稷山嵌螺钿漆器传统工艺研究》。该论文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口述访谈的方法,对稷山嵌螺钿漆器传统工艺制作的渊源、制造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描述,对其文化意蕴、传承与保护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论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行文流畅,表明作者较好的文字表达和组织能力。答辩委员会老师一致认为,该论文分析问题中肯,观点明确,表明作者有一定科研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齐元帅,2014级硕士,导师为赵云波副教授,论文题目为《乾嘉时期西北地理著述活动中的官私互动探析》。该论文梳理了乾嘉时期西北地区官方和私家地理著述的基本线索,并讨论了官方和私家地理著述及其作者之间联系的途径、互动的形成和互相影响的过程。 论文从乾嘉时期西北地理著述中思考官方著述与私家学者之间的意图关联性和趋近性,以及背后蕴含的学术价值。选题以小见大,具有鲜明的理论意图和剔精究微的探索及钻研意识。答辩委员会老师一致认为,该论文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写作规范,显示了作者从总体上把握问题和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孙正坤,2014级硕士,导师为杨小明教授,论文题目为《刘仙洲中国古代机械史学思想初探》。该论文较深入地对我国机械工程及发明史的奠基人刘仙洲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刘仙洲的治学思想,尤其是机械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文章选题有新意,论证逻辑性较强。作者通过将刘仙洲著述与李约瑟、王振铎等相关著述进行比较研究。答辩委员会老师一致认为,该论文表述规范、资料丰富、思路清晰,体现了作者从总体上把握问题和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王凯,2014级硕士,导师为杨小明教授,论文题目为《“罗广庭事件”的源与流研究》。该论文通过文献史料调研的方法,对民国罗广庭重提生物自然发生说的事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梳理了争论从书面的争论到公开辩论再到实验验证的整个过程,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评价,对当下有关科学争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答辩委员会老师一致认为,该论文思路清晰,资料翔实,写作规范,显示了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张万辉,2014级硕士,导师为贺天平教授,论文题目为《<梓人遗制>车制内容研究》。该论文对《梓人遗制》车制文本进行了详实、深入的梳理,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实物、壁画图像等车制相关资料,以《考工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等著述为参照,从文本、形制、技术、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重点分析了车制的文本特色、形制风格、制车技术及文化内涵,并探讨了车制文化渊源与技术发展问题。 答辩委员会老师一致认为,该论文选题有意义,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写作规范,史料分析细致,图文结合,显示出作者具有较好的科学技术史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张宇羚,2014级硕士,导师为张培富教授,论文题目为《晚清知识女性疾病观初探——以<佩芸日记>医疗社会史探究为中心》。该论文运用医疗社会史特别是身体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对晚清知识女性冯婉琳日记的系统梳理和精细研读,以日记中冯氏对自己身体、疾病状况及切身感受的描写为依据,结合日记中反映的冯氏医疗实践活动,辅之以冯氏诗文和家族史料,分析她的身体观、疾痛观和医疗观,并与同时代一般状况和个别案例作了比较分析。答辩委员会老师一致认为,该论文选题有意义,视角有新意,线索清晰,结构合理,观点明确,参考文献充分,史料分析细致,语言流畅,写作规范,显示出作者具有较好的科学技术史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是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

 

 

赵玮,2014级硕士,导师为贺天平教授,论文题目为《太岳根据地的地雷技术研究》。该论文以太岳根据地的地雷技术为研究对象,力图还原山西太岳根据地地雷技术的历史原貌,选题具有重要的科技史价值。在梳理太岳根据地和地雷技术发展简史的基础上,作者依据档案材料、地方志等研究文献,详细阐述了太岳根据地的地雷组成部分,在技术内史的层面完善和充实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答辩委员会老师一致认为,该论文资料翔实,格式规范,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体现了作者从总体上把握问题和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樊斌霞,2014级硕士,导师为牛芳教授,论文题目为《何泽慧实验物理学思想研究》。该论文在总结和揭示中国现代物理学家何泽慧的实验物理学思想方面做了一些有价值的工作。答辩委员会老师一致认为,该论文对相关材料掌握较好,写作符合学术规范,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观点明确,史料分析细致,体现了一名科技史硕士研究生应有的知识水准和研究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张志彪,2011级硕士,导师为牛芳教授,论文题目为《山西国营电子工业生产技术沿革(1970-2000)——以山西无线电二厂为例》。该论文从科学技术史角度综合研究了山西国营电子工业企业1970~2000年三十年间在生产技术领域的研发、转换升级和淘汰的过程,总结了不同时期生产技术研发应用的得失,分析了社会大环境和国家政策对国营电子工业企业在技术层面产生的影响,是有一定价值的研究工作。答辩委员会老师一致认为,该论文结构合理,引用资料翔实,逻辑清晰,表明作者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9位答辩硕士生汇报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针对每位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给予了较为充分的答复。整个答辩会进展顺利,9位硕士生全部通过答辩。

 

(供稿人:张洁; 摄影:杨东东)